国有企业内控审计难点概览
国有企业中的内部审计制度是保证内部审计工作规范性的关键,直接影响到内部审计工作的实际效果。部分国企没有认识到内部审计制度的重要性,在进行内部审计制度的构建过程中,不能根据时代发展要求,不能因地制宜,按企业现状及实际情况、发展目标、运营特点等进行,由此导致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性较差,仍不同程度落后于新时代背景下的内部审计工作需要和要求。
我国现阶段国有企业改革工作逐步深入化,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陆续开展,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每年多局限于以财务收支、经济效益等常规审计,工程结算审计、合同管理、企业经营预算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等专项审计还未有效开展,各专项审计多作为财务收支审计的补充,实际作为单独的审计形式较少得到使用,进而使得审计工作效果相对有限。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展开的基础要求,但在现阶段而言,国有企业中的审计质量受到了内部审计人员素质的负面影响。首先,
in人员专业性上比较薄弱,内部审计人员中财务专业者仍占绝大比例,其他专业背景人员严重不足,特别是工程、管理、经济、法律、技术等专业技术人员极其缺乏,这也能够体现国企内部人员多数源自财务审计方向,在专业知识上相对较为单一,对于内部审计工作面宽度及深度有着不利影响。其次,在审计技术水平上也较为差。国有企业中的内部审计工作开展,依赖于人员职业判断以及个人经验,审计的常用方法仍是抽样审计,信息化审计能力差,不具有合理性及科学性。
2018年以前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多设置在财务或监察部门,内部审计独立开展工作大多在2018年审计署发布的第11号令之后,但此时的内部审计岗大多由财务岗转变过来。同时现阶段很多企业的领导尚未正确认识内部审计的作用,仍然认为内部审计工作是对企业组织内部工作的部分监督,而未认识到内部审计工作可以改善企业内部治理,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从而增加企业价值,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
在新时代审计全覆盖要求和混合所有制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任务繁重、难度增加。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覆盖不够全面,对参股企业覆盖较差,对战略审计的重视程度较低;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和结果运用的充分性有待提高,未来应改进审计结果质量、落实问责整改;新时代内部审计面临的难题和挑战主要是人才资源稀缺和信息技术应用程度较低,亟需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内部审计机构缺乏或缺失必要的独立性。形式上的独立表现为内部审计机构在组织形式上接受资本所有者的委托,独立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不受企业内部其他组织机构的干涉,in组织形式上保证独立。但部分国企在内部审计机构在业务构成上存在一定交叉,部分负责内部审计工作的相关人员同时也负责其它部门的一些工作,或者临时被抽调处理其它非相关业务;或者在组织架构合理性上存在一定问题,未能充分保证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实质上的独立表现为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开展工作时只接受资本所有者委托事项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规定的业务,避免其它无关事项的干扰。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信息化程度不高,审计方法落后。计算机辅助审计没有跟上财务信息化的步伐。很多企业没有实行计算机辅助审计,审计基本以手工为主,审计主要以抽样审计为主,无法实现审计对象信息全覆盖。
部分国有企业在内部审计业务开展过程中只重视事后审计,以结果导向为主,主要表现在重视财务结果轻视业务过程、重视审计监督轻视审计服务、重视审计形式上独立轻视业务互动。所以一些事后审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失去实际意义。
部分单位对内部审计监督认识存在偏差,公司领导注重业务发展,放松内部管控,对内部审计支持不足,内部审计环境需进一步改善。同时,当前国有企业审计人员配备不足且大多为财务出身,专业范围受限,审计的实质鉴证和咨询增值作用难以实现。
目前部分国有企业在审计理念、审计内容、审计体制、审计方法技术等方面仍局限于传统审计的范畴,已无法满足新形势下企业发展的需要,急需通过改革创新推动内部审计工作转型。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内控审计面临的难点主要包括制度不完善、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以及对审计工作的认识不足、独立性受到限制、信息化程度不高等挑战。要在这些难点上寻求突破,需要企业领导层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以及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同时,借助信息化技术和手段,创新审计工作机制,提升审计效率,并加强审计成果运用,促进审计问题整改落实,是提升国有企业内控审计效果的关键路径。
延伸阅读
参考资料为您提炼了 5 个关键词,查找到 89840 篇相关资料。